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饮用水行业发展现状(饮用水行业发展现状调查)

2024-01-26 9465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目前国内外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如何
  2. 国内饮料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3. 瓶装水的我国现状
  4. 我国饮料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地球上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饮用水源的污染日趋严重。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渴望获得优质饮用水,矿泉水以其天然、纯净、安全、卫生和有利健康而成为新型时尚的流通商品。欧洲自1765年开始生产瓶装矿泉水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目前仍作为一种时尚高档饮料畅销不衰。据统计资料,世界总的矿泉水产量在逐年增加。据联合国统计年鉴资料,1996年世界矿泉水年产量已突破3000万吨,其中欧洲产量最高达2259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5%,发展很不平衡。

  

我国矿泉水的开发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近20多年来发展得很快。我国饮用矿泉水资源十分丰富,大多数是含锶和偏硅酸型的矿泉水。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勘查评价并经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认可的饮用矿泉水源地约有3000余处,生产企业已发展到近千家。无论是从生产数量上还是产品的质量上都在逐年上升。但从瓶装、桶装水的整体市场来看(喝自来水的除外),矿泉水占的比例仍然很小,销量与其他品种的水比较仍上不去。据统计,1997年我国的矿泉水产量比历年高,也只有194.46万吨,现有企业的生产能力远没有发挥出来。不少矿泉水企业面临亏损、步履维艰的境地。为什么这么好的水却得不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科学饮水知识的宣传不够,半数以上消费者并不知道什么是矿泉水。

  

(2)与中国人的喝水习惯有关。矿泉水宜生饮,而中国人爱喝茶,喜欢热饮,要将水煮沸,矿泉水易结垢并造成感官上的缺陷。

饮用水行业发展现状(饮用水行业发展现状调查)

  

(3)对矿泉水水源的要求很高,并受到地域限制,前期投入及生产成本都较高,使其市场受到了一定制约。

  

(4)目前国内的矿泉水企业都是新兴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实力差,形不成规模。水制品是薄利多销的产品,量越少,成本就越高。企业缺少知名度,没有名牌产品。还有不少企业在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主要工艺设备、质量检验能力、职工的素质等方面还程度不同地存在问题,产品的信誉还不高。因此,企业走联合或兼并之路,发展规模生产将是我国矿泉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知名品牌的饮用水企业应尽快转向矿泉水的开发,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发多种类型的矿泉水,以满足各种消费者的需求。

  

从中国的人口数量和水资源量的比例来看,我国的矿泉水资源不是多了,而是不够,矿泉水将来只能作为高档消费品进入市场。我们的企业和消费者都应加倍地珍惜现有的矿泉水资源,让它为人民造福,为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我们认为矿泉水产业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随着市场规则的不断完善、市场发育的成熟,矿泉水企业将不断走向规模化、现代化。随着人们消费观念、饮水观念的转变,中国矿泉水企业将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预见2023:《2023年中国软饮料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软饮料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承德露露(000848.SZ);泉阳泉(600189.SH);维维股份(600300.SH);香飘飘(603711.SH);养元饮品(603156.SH);均瑶健康(605388.SH);李子园(605337.SH);欢乐家(300997.SZ);东鹏饮料(605499.SH);康师傅控股(00322.HK);农夫山泉(09633.HK);统一企业中国(00220.HK);中国食品(00506.HK);西藏水资源(01115.HK)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软饮料行业政策情况;中国软饮料行业供需情况与价格指数;中国软饮料企业区域竞争

  

根据商务部2017年发布的行业标准《流通业商品分类与代码——软饮料》(SBT 11207-2017)中的定义,软饮料(soft

  

drink)是指酒精含量低于0.5%(质量比)的天然的或人工配制的饮料。

  

软饮料的主要原料是饮用水或矿泉水,果汁、蔬菜汁或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抽提液,有的含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食用色素、乳化剂、起泡剂、稳定剂和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其基本化学成分是水分、碳水化合物和风味物质,有些软饮料还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2、产业链剖析:包括原材料供应及包装、软饮料制造和软饮料流通环节

  

软饮料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为原材料供应及包装环节,原材料供应主要是提供制造饮料所必须的农副产品和食品添加剂,农副产品包括蔬菜、水果、乳制品;食品添加剂包括甜味剂、微量元素、安赛蜜、食用香精、食用色素等。软饮料产业链的中游环节为软饮料制造,根据软饮料的不同种类可以大致将软饮料分为瓶(罐)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茶饮料等。产业链下游环节为流通环节,主要的销售渠道有传统渠道、现代渠道、餐饮渠道和电商渠道等。

  

我国软饮料行业经过4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产品种类繁多,品牌数目庞大的产品体系,从产品属性类别上划分,中国软饮料行业可以划分为如下多种细分市场。不同的产品具有其独特的属性,符合各种人群的特殊需求,无论男女老少,总有自己中意的产品和品牌。

  

行业发展历程:本土品牌不断壮大

  

国内软饮料市场起步于1978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经过起步阶段、成长阶段、高增长期等多个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品类不断扩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软饮料市场之一。在软饮料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本土软饮料企业,如农夫山泉、康师傅、怡宝等不断壮大,逐渐具备与国际大品牌抗衡的能力,牢牢占据中国软饮料市场的核心位置。

  

行业政策背景:加强饮料安全监管

  

自2017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软饮料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减少饮料包装材料浪费、加强饮料安全监管、优化饮料产品结构等内容:

  

1、供给:软饮料产量回升至近十年高点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持续提高,软饮料消费需求始终处于较快的增长阶段。在经历了碳酸饮料、瓶装水、茶饮料、果汁、凉茶、含乳饮料等多次产业浪潮后,我国软饮料行业发展也步入“新常态”阶段。

  

饮料属于大众消费的基本生活品,行业具有刚性需求特征。但近两年,随着制造业“去产能”的不断推进铺开,饮料产量呈不断下滑态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碳酸饮料的市场需求逐步下降,而碳酸饮料作为软饮料行业规模较大的主要产品分类,碳酸饮料行业下滑也导致软饮料行业整体产量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21年,我国软饮料产品产量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总体波动下降。2017-2018年,我国软饮料产量下滑,到2019年有所恢复,2019年我国软饮料产量为1.78亿吨,同比增长13.29%;2020年受疫情影响,软饮料产量为1.63亿吨;2021年我国软饮料产量回升至1.83亿吨,同比增长12%,回到与2016年相同的近十年高点水平。

  

2、需求:疫情新常态下,软饮料需求回升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软饮料市场,仅次于美国,近年来软饮料需求不断增长。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2010-2021年,中国软饮料销量逐年上升,不过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疫情期间,大多数商店关门,由于居家隐居和禁止社交聚会,人们无法与亲朋好友相聚和庆祝,软饮料销量下滑3.4%;2021年中国软饮料销量为883.05亿升,同比增长4.3%。

  

注:销售统计包含零售服务和餐饮服务。

  

3、价格:能量饮料和即饮咖啡均价最高

  

从软饮料各大重点品牌价格对比中可以看出,包装饮用水作为成本最低的软饮料,均价在几类软饮料中最低仅为2.41元/升;以红牛为代表的能量饮料和以雀巢咖啡为代表的即饮咖啡价格最高,均价分别达20.60元/升和19.78元/升;亚洲特色饮料排名第三,均价接近10元/升,在软饮料中价格偏高。

  

注:价格来自天猫超市2022年8月价格,非普通零售价;均价=天猫价格/(数量*规格),仅供参考。

  

4、进出口:软饮料进出口规模在2021年大幅回升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7-2021年,中国软饮料出口金额持续上升。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软饮料出口增速降至最低,随后在2021年增速快速回升至9.2%,2021年全年软饮料出口金额达225.81亿元。2022年上半年,中国软饮料行业的出口规模达108.38亿元,同比增长12.2%。

  

2017-2021年,中国软饮料进口金额持续增长,增速呈波动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软饮料进口增速达到近5年低点,仅7.2%,随后在2021年大幅回升至17.3%,2021年全年软饮料进口金额为129.61亿元。2022年上半年,中国软饮料进口规模为60.78亿元,同比下降3.2%。

  

根据2017-2021年中国软饮料行业进出口数据,我国软饮料行业主要以出口为主,但软饮料进口趋势正在上升,我国软饮料行业的贸易顺差从2017年的117.06亿元降至2021年的96.21亿元,可以看出我国对于软饮料的需求有所增多,同时对于多品类软饮料的需求增多,对于国外品牌的认可增加。我国软饮料行业在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国外厂商也瞄准中国巨大的市场,纷纷布局。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外软饮料品牌进入中国,中国软饮料进口总额将继续提升。

  

不过,从贸易顺差的同比变化情况来看,降幅呈现波动减小趋势。中国软饮料厂商将持续研发新产品,提升软饮料的品质,以获得消费者认可。

  

1、区域竞争:软饮料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截至2022年8月下旬,中国软饮料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截至2022年8月下旬,广东共有相关软饮料企业数4746家,吉林有2378家,山东有2137家。

  

2、企业竞争:康师傅控股、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中国为第一梯队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软饮料行业整体规模、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软饮料行业依据企业在2021年的营业收入划分,可分为3个竞争梯队。其中,营业收入大于200亿元的企业有康师傅控股、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中国;营业收入在30-2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中国食品、东鹏饮料、养元饮品、维维股份、香飘飘等;其余企业的营业收入在30亿元以下。

  

1、行业发展趋势:软饮料产品向创新、健康、高端化发展

  

中国软饮料行业在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驱动、营销手段和渠道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软饮料产品生命周期大幅变短,更多新产品、新品类将出现;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减糖、少糖甚至无糖的软饮料越来越受欢迎。另外,从营销方式上来看,综艺植入、跨界营销、创意互动等营销方式和直播带货等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品牌的选择。

  

2、市场规模预测:预计2027年中国软饮料市场将超过8000亿元

  

2021年受疫情反复影响,全球软饮料市场遭受打击,餐饮业关闭,多数超市、商店受限,全球软饮料市场规模大幅下降。中国在这场灾难中反应及时,迅速恢复经济运行,软饮料市场也随之快速恢复。虽然2021年软饮料市场仍然有所下滑,但短期来看,随着疫情的控制,国内软饮料市场会有一波反弹。同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需求转变,驱动软饮料多元化发展,国内软饮料销量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软饮料消费,从长期来看,中国软饮料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前瞻预计,到2027年,中国软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八千亿,达到8105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软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1、我国瓶装饮用水的生产历史,已有70多年了。当时以天然矿泉水为主要产品,产量较低,价格也相对昂贵,全国很少有人知道这类瓶装矿泉水产品。

  

2、1982年国家将饮料列为计划管理产品,为轻工40多个大类产品之一,这是我国饮料工业步入发展的起步阶段。当时我国的饮料产品以碳酸饮料(汽水)、果汁饮料、固体饮料为主,而其中碳酸饮料的产品产量占饮料总产量的90%左右,瓶装矿泉水也列在其中,属于软饮料的一个分支,但瓶装水量是微不足道的。

  

3、1987年中国第一次颁布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87),这个标准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自从颁布执行这个标准以后,全国各地的矿泉水开发、生产便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1989年又颁布了《软饮料的分类》国家标准(GBl0789-89),其中瓶装水被定为八大饮料品类之一。进入90年代初期,由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渐渐地改变,当时在全国还没有任何其它类型的瓶装水产品,唯有瓶装矿泉水产品“一花独放”。人们视在行途中手持一瓶瓶装水为一种“时尚”。后来又有深度加工处理的瓶装纯浄水以平价投放到市场,强调其纯浄与安全,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4、在这里特别提一下,近些年矿物质水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矿物质水其实10多年前就已出现,是继纯浄水之后的革新性产品,当时与天然山泉水一同被列为其它水饮料。在中国市场上,自2003年康师傅矿物质水面世以来,各个品牌的矿物质水也蜂拥出现。从2008年12月1日起,矿物质水就正式成为我国包装饮用水分类下的六大水种之一。近些年来矿物质水的销售增长迅猛,超越其它所有饮用水品类,矿物质水正在迎来一个发展的盛世。

  

5、瓶装水行业通过几年剧烈的市场竞争,至今似乎趋于平静。从激烈的竞争中,明显提高了消费者意识和饮水的科学知识。此外,生产企业也从激烈的竞争中悟出了许多道理。最明显的是全国各大、中型企业在生产管理、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全国销售市场来分析,先期建立的部分大、中型企业,至今市场声誉不败,产品销售抢手,说明品牌乃是产品的关键,管理是他们的优势,印证了“技术可买,管理难买”。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软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8-2013年,我国软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2115.0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5277.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6.46%。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国软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依然有望维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从产品结构来看,过去中国着重调整软饮料产品结构,降低碳酸饮料的比例。软饮料行业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逐步降低可乐等碳酸类饮料的发展。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软饮料行业已经步入框架结构重构时期,在未来3到5年,功能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将组成框架结构的主体。

  

虽然近几年,我国软饮料的消费量处于快速增长势头,但总体消费量依然偏低,尤其是人均消费量,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消费水平仍然偏低。2013年,我国人均软饮料消费量在100升左右,而日本在2007年已达到140多升,由于日本和我国的饮食习惯接近、且其饮料行业发展领先于我国,前瞻认为我国软饮料人均消费量的提升空间依然很大,未来几年软饮料人均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前几年快速增长的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软饮料行业报告认为,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软饮料市场今后仍将保持稳定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未来我国软饮料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①功能型向营养型转变;②销售人群由儿童向中老年转变;③解渴、避暑向健康、美容转变;④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⑤果味型向果蔬型转变。

  

总体而言,我国软饮料行业是高成长性的行业,成熟饮品增长稳定,新的热点和增长点不断涌现,新兴饮品的增长更快。我国软饮料业先后经历了娃哈哈、健力宝、红牛、旭日升、王老吉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饮料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软饮料行业将进一步健康发展,行业需求将不断提高,产能继续扩大,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和优化。